伊朗努尔新闻网:全球金融情报机构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最新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以空前优势包揽全球前四大银行席位。中国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目前总资产规模超21万亿美元,掌控全球金融财富的显著份额。
榜单首位,资产约5.7万亿美元的中国工商银行仍是全球银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其后依次为资产5万亿美元的建设银行、4.9万亿美元的农业银行和4.2万亿美元的中国银行。这四大亚洲巨头合计掌握全球顶级银行总资产的四分之一以上。
排名第五出现首家西方代表——资产3.7万亿美元的美国摩根大通。随后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3万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2.9万亿美元)、法国法国巴黎银行与美国银行(均约3万亿美元)分列其后。
东西方金融增长节奏分化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资银行资产增速介于9.6%至11.1%,而西方大行平均增速不足3%。这一增长差距清晰昭示全球金融平衡格局的变迁。若当前趋势延续,未来数年亚洲银行在全球银行业总资产占比将突破当前45%水平。
专家认为这一飞跃得益于多重关键因素: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政府对银行机构的广泛支持,以及北京经济体制对基建与科技项目融资的聚焦。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外交政策,为其在亚非拉拓展金融影响力创造新机遇。
东方银行的透明度与可持续性挑战
尽管占据绝对优势,中国银行业前行之路仍面临挑战。首要问题在于其以国资为主的所有权结构,时常引发对财务决策独立性及运营透明度的质疑。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经济增长放缓及利率压力,正给该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注入新风险。
分析师警告,虽这些银行资产规模庞大,但部分资金以长期贷款形式流向高风险领域,可能构成未来隐患。此外,2023年中资银行资本回报率已跌至十年最低点,这凸显风险管理模式革新与财务透明度提升的迫切性。
华尔街统治时代是否终结?
反观西方银行,仍在金融科技、数字化服务与监管标准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美日英法四国合计占据全球前20大银行半数席位。然而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资本积累与增长速度,已重塑传统金融权力格局。
世界似乎正迎来银行业权力从西方向东方静默转移的转折点;这场变革不靠口号,而凭实打实的资产数据推进。华尔街仍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但上海与深圳正传出崭新脉动——这脉动或将在未来十年重新定义全球金融秩序。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