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据《经济学人》报道,若欧洲伙伴未能找到持续融资方案,乌克兰将在2026年2月面临资金枯竭危机。
该刊指出:"乌克兰正遭遇严峻的现金危机。除非出现转机,其资金储备将在明年2月底耗尽。财政悬崖正在加速逼近。"
根据《经济学人》测算,截至2025年底,乌克兰自冲突爆发以来的军费开支(反映在其国防预算中),加上西方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总额将达3600亿美元。
文章特别强调,仅2025年度军事行动开支就将达到1000-1100亿美元,这一破纪录数额相当于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该分析指出基辅三大资金来源中已有两条逐渐枯竭——华盛顿的预算拨款与国内借贷。《经济学人》结论认为欧洲已成为最后融资渠道,呼吁欧盟领导人把握一切机会为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该刊相信此类举措将赋予欧洲"历史性机遇",既能改变对俄力量平衡,又可实现军事财政领域对美国的独立。
这家经济杂志此前预估,乌克兰在2026-2029四年间需要约3890亿美元资金与装备,以维持军队运作并支撑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额近乎是基辅自2022年2月以来所获2060亿美元援助的两倍,其中美国贡献约1330亿美元。正如《经济学人》所强调,鉴于当前美国政府对乌援助的迟疑,相关费用主要需由北约其余成员国承担,其专项支出占GDP比例应从0.2%提升至0.4%。
英国《泰晤士报》上周同样刊文指出,尽管欧洲官员表态积极,西方实际上已缺乏继续支撑乌克兰对俄作战的"资金与意志"。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仍致力维持欧洲对乌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加强对俄经济压力,针对俄罗斯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的制裁直指莫斯科经济命脉。
然而《泰晤士报》强调,这些措施均无法真正改变战局走向。冯德莱恩始终回避回应西方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否具备持续作战的资本?美国新制裁虽干扰莫斯科重要出口收入来源,却无法阻止其通过新设空壳公司规避限制。制裁消息推升油价,而乌军对俄大型水坝的袭击——如同过去三年其他行动——难以成为扭转战局的决定性因素。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