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是伊朗最重要的高速铁路项目之一,其建设自伊朗历1389年(公元2010年)启动,至今已历经诸多波折。这项历时15年的项目由于资金筹措领域的诸多挑战以及部分年份的合同变更,进展缓慢甚至一度停滞。
专家认为,该项目完工对于完善南北走廊与东西走廊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旅客往返于德黑兰、库姆和伊斯法罕等城市,同时在减少私家车公路出行、降低事故率、节约燃料消耗和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该项目执行经理阿里雷扎·萨拉瓦蒂在接受伊朗学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是国内最大的基建项目之一,其在规模、技术及专业知识层面在伊朗无可比拟。"他指出:"该项目是我国引进现代技术、更新铁路领域专业知识,并进入高速铁路领域的途径,这本应在近一二十年内实现。
他补充道:"在库姆-伊斯法罕段,原先没有优化的双线路径,但通过过去数年实施的工作,库姆-伊斯法罕245公里路段约75%的路基工程已经完成,超过50%的混凝土结构已建成,85%的线路障碍也已清除。"
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项目执行经理强调:"其余路段的物理进度在0%至80%之间。总体而言,具有大量土方工程的全线路基工程约75%已完成,并准备好进行路面铺设和轨枕安装工作。"
他进一步说明:"因此,目前剩余工作包括库姆-伊斯法罕段30%的路基施工、路面铺设与轨枕安装,德黑兰-库姆段路径优化,全线信号系统、电力与通信设施的实施,在库姆、伊斯法罕和德黑兰建造运营车站与客运站,以及车队设备的配备。"
萨拉瓦蒂提到该项目自1389年启动,这些年来历经诸多起伏,并表示:"在某些时期工作进度较快,而在其他时期由于合同变更,工作进展较慢。"
他补充道:"此高铁开通后,德黑兰-库姆段和库姆-伊斯法罕段的行程时间均将缩短至约1小时,而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全程将少于2小时。"
关于项目何时投入运营的问题,萨拉瓦蒂表示:"如果该项目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伊朗与中国两国在国内的金融往来障碍得以清除,我们可以在第十四届政府任期结束前完成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的建设并投入运营。"
据他所述,从实施角度而言,完成项目仍需两到三年时间,但国内各机构间——即中央银行、计划与预算组织、道路与城市发展部等——的协调不足导致了项目延误。
他还提及项目资金情况,并表示:"至今已为项目支出约40亿元人民币,根据估算至投入运营还需200亿元人民币。计划由中央政府提供100亿元,另外100亿元由库姆省和伊斯法罕省的私营部门投资提供,以使项目得以投入运营。"
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项目执行经理在回答关于高铁开通对国家有何益处的问题时补充道:"在伊斯法罕、库姆和德黑兰沿线,每年约1000万人次旅客中的98%通过公路出行,1%通过航空出行。公路出行除了增加燃料消耗、空气污染和事故率外,还对道路造成损害。此高铁开通后,即使在最保守估计下也将吸引超过30%的客流量,在运营第一年约有800万人次旅客将通过此高速铁路运输。"
他继续说道:"项目的远景目标是在20年后实现年客运量2000万人次。"
萨拉瓦蒂还补充道:"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够完善南北走廊与东西走廊。随着此线路的建设将技术和专业知识引入国内,我们可以在路基与路面、电力、车队等所有领域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迈进。"
据他所述,国内工程师在高速线路路基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具备较强能力,专业知识本地化与转让正在逐步进行。
他还将其他城市连接至高速铁路网络视为该项目的另一成果,并表示:"在技术与专业知识引入国内的同时,我们能够将另外10多个省份——包括德黑兰-马什哈德、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设拉子、伊斯法罕-亚兹德、库姆-阿拉克及向西延伸至该国西部、设拉子-布什尔和阿巴斯港,即该国大部分地区——连接至高速铁路网络。当然,这些城市的连接已在十年规划中描绘。"
萨拉瓦蒂最后表示:"当前的增长与发展态势使我们有望在高速铁路启动领域形成自身特色。沙特、土耳其、伊拉克等国正在运营各类线路,因此我国凭借如此深厚的基础与需求不应在此领域落后。"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