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特朗普重返特拉维夫的接待规格远超外交礼仪常规,这标志着美国与以色列内部极端右翼势力正在形成新的战略协同。从机场到议会,内塔尼亚胡夫妇对特朗普的全程陪同,构成了一组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正是这两股政治力量在过去二十年间,将美国的中东政策不断推向对抗、占领与动荡的深渊。
特朗普在演讲中自称为"以色列永恒的朋友",并通过赞扬美军对伊朗目标的军事打击,声称这些行动为地区安全奠定了基础。这番言论实质上是在重演那种将中东置于战火的战争逻辑。
此行并非和平使命,而是一场失败政治工程的复辟演示——该工程始于特朗普政府将美国使馆迁至耶路撒冷、承认戈兰高地属以色列领土,如今正试图从加沙的废墟中编织新的"和平缔造者"神话。
叙事颠倒:从罪行制造到英雄塑造
在以色列议会,特朗普试图用充满表演色彩的煽情语调,将加沙战争宣称为"已终结的历史",并鼓吹"新时代和平的开端"。当他高谈阔论停火协议时,成千上万家庭仍在临时帐篷中寻找失踪亲人,流离失所仍是加沙的日常图景。
内塔尼亚胡在回应中将特朗普称为"以色列最伟大的朋友",更将刺杀卡西姆·苏莱马尼将军与袭击伊朗敏感设施称作"历史性贡献"。这种话语体系赤裸裸地展现了罪行合法化、受害者与侵略者身份倒置的企图,其目的是抹除国际社会对加沙罪行的记忆,用宣传帷幕掩盖占领者的真实面目。
事实上,此次以色列议会已成为"历史清洗"的舞台——真相被放逐,败绩斑斑的政客竟以和平英雄姿态登场。如此叙事颠倒不仅毫无根基,更折射出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国际社会追究其两年暴行的深刻恐惧。
针对抵抗阵线凝聚力的心理战
特朗普在讲话中向伊朗表示:"若德黑兰愿共建更安全地区,我们的友谊之手始终敞开。"这句被西方媒体广泛传播的表述,实为华盛顿与特拉维夫联合发动的心理战,旨在营造伊朗准备妥协的假象。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官方政策始终基于正当防卫、积极抵抗以及维护尊严与主导权的对话原则。
特朗普试图通过此类话术放大抵抗阵线内部裂隙,转移地区公众对以色列军事失败的注意力。但事实是,此行本质上是为了掩盖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危机与以军在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前的战略困局。
实质上,特朗普访以并非和平信号,而是叙事战争新阶段的开启——这场战争的战场是全球舆论,武器则是包裹在外交辞令与政客笑容中的谎言。
当加沙母亲从废墟中发出的哀嚎仍在回荡,特拉维夫与华盛顿的政治戏剧无法掩盖罪行本质。特朗普的公关秀或能暂时占据媒体头条,却永远无法从民族记忆中抹去真相。真正的和平从不源自战争贩子的唇舌,而诞生于正义、自由与抵抗的烈火之中。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