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D : 238346
Publish Date : 8/5/2025 9:00:56 PM
非核安全蓝图

非核安全蓝图

过去23年来,伊朗一直面临核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声称伊朗核计划具有军事用途。尽管伊朗高层官员一直强调其核计划纯粹用于和平目的,甚至领导层在教令中也强调武器级核计划的神圣性,但西方却依然如此。

伊朗努尔新闻网:尽管伊朗高级官员始终强调该计划完全是和平用途,甚至最高领袖曾通过宗教法令明确禁止核武器计划,但西方仍持续质疑伊朗的核意图。

艾哈迈迪指出,关于“改变核战略”的警告并非来自高级行政官员,而是部分顾问的个人观点。他认为,伊朗官员坚持非军事化核政策,是基于对国家现实的深刻理解:军事化核计划不仅无法带来安全,反而会加剧不安全,破坏国家稳定与经济发展,甚至干扰民众正常生活。

他列举了五个主要理由:

  1. 地缘政治敏感性:伊朗位于全球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区域——中东。该地区不仅缺乏区域合作,反而充满敌意与竞争。任何国家核武化都可能引发军备竞赛,尤其考虑到石油、以色列、巴勒斯坦危机等因素,使中东远比南亚或东北亚更敏感。
  2. 威胁认知差异: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的核动机较为明确,分别是对抗邻国或维持政权。而伊朗的核动机被外界误解为“意图摧毁以色列”,尽管伊朗官方多次否认这一说法。这种误解被用来制造国际共识,孤立伊朗。
  3. 外交孤立问题:伊朗的外交政策被一些人称为“战略孤立”。不仅西方国家和地区邻国反对伊朗核武化,连中国和俄罗斯也持反对立场,曾在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反伊朗决议。而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则拥有国际支持或中立者。
  4. 反情报能力不足:成功的核武计划需要强大的反情报系统。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在核发展过程中都具备这一能力,而伊朗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反情报保障。
  5. 核威慑力有限:仅凭几枚核弹无法形成有效威慑,缺乏多样化投送工具(如导弹、飞机、潜艇)和二次打击能力,反而可能使这些武器成为本国自身的安全威胁。

艾哈迈迪总结道:在核武化路径充满风险的情况下,伊朗应选择非核方式保障国家安全。这包括:

  • 军事层面:发展常规防御、导弹与无人机项目、网络防御、反情报能力,以及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建立防御联盟。
  • 外交层面:推动区域合作、建立信任机制、构建海湾安全架构、改善与欧洲和东方盟友关系,并缓解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 经济层面:解除制裁、增强国内经济韧性、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全球生产链、发展走廊外交与经济多元化。
  • 社会层面: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这是国家整体威慑力的核心。

Comments

first name & last name

emai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