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总统任期初期曾扬言对185个国家征收关税,尽管在全球抵制下有所退缩,但美国持续的经济勒索行为如今已成为部分国家沉默与配合的结果。欧洲通过一项更似“治外法权协议”的贸易安排,承诺从美国采购能源与武器,并接受华盛顿强加的关税。韩国与日本的类似行为也助长了白宫对“绝对权力”的幻想,推动美国走向摧毁任何独立经济体的道路。
印度对西方的战略误判
印度试图依靠人口规模、地理位置与科技实力崛起为新兴强国,但其对西方及以色列政权的经济依赖与政治倾斜却使其偏离了初衷。未谴责加沙种族灭绝、试图讨好西方,虽带来短期利益,却造成长期代价。西方与特拉维夫并不欢迎印度的崛起,每一次妥协都成为新要求的前奏。莫迪政府对特朗普关税的回应,以及对美中俄关系“双重标准”的批评,显示出印度正从妥协主义转向抵抗姿态。
对印度的惩罚性关税:华盛顿霸权衰退的证据
特朗普将对印度的惩罚性关税视为美元霸权的体现,但全球经济现实却与此相悖。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特朗普对成员国的威胁遭到集体抵制。俄罗斯已证明制裁失效,巴西公开反抗,中国与伊朗通过协作化解威胁,南非也宣布应对机制。这一趋势表明,对印度的关税是美国对金砖国家经济战的一部分,而类似政策在其他成员国的失败,预示着印度也将走向抵制。
应对关税勒索的路径
美国的关税政策源于过去各国缺乏果断回应。若早期对制裁进行抵抗,关税便不会演变为霸权工具。应对之道在于:
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的协同;
扩展双边与多边贸易关系;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摒弃对西方经济优越性的幻想。
正如全球对加沙人民的支持已成为象征性展示,这种协同也可成为抵御霸权资本主义的范式。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