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竞选活动中多次承诺“终结无休止的战争”,并自称为一个和平总统。然而,仅在新一届总统任期的头五个月里,根据武装冲突事件数据项目(ACLED)的统计,美国在他的指挥下已于240个地点发动了529次空袭。这一惊人的数字几乎相当于拜登政府四年空袭的总量,明显表明特朗普的“和平主义”仅止于口号。
目标:通过制造威胁重新定义权力 这些袭击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叙利亚、索马里、也门、巴基斯坦以及北非等危机地区。与其被视为“反恐斗争”的组成部分,这些行动实际上构成了美国新式威胁战略的一环,旨在遏制伊朗、中国及俄罗斯等战略竞争对手。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借助军事手段,试图重新定义地区安全格局,并在动荡局势之中重塑美国霸权。这条路径不仅阻碍对话,也加剧军备竞赛与地缘政治混乱。
重回单边主义路线 空袭的数量与强度不断上升,让人联想到2000年代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路线——其对伊拉克的先发制人攻击曾将整个地区推入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火海。如今,特朗普无视以往代价高昂的教训,更加激进地走上相同路线。在这种框架下,国际法、多边机制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遭到边缘化,而霸权逻辑取代合作机制。这一单边主义的回归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构成严重威胁。
袭击和平设施:全面越过红线 美国在多个地区空袭频繁,不仅引发公众舆论与人权组织的反弹,也显露出危机升级的危险信号。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于其新任期内,于2025年6月22日(1404年4月1日)正式宣布,美国空军与海军在代号为“午夜铁锤”的军事行动中,对伊朗多个和平性质的核设施(包括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进行了打击。此次行动使用了隐形B-2轰炸机、GBU-57A/B bunker buster炸弹及从潜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在公开讲话中甚至自豪地宣称“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能力”。这一举动显然违反国际法,构成对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的公然威胁,并进一步激化西亚地区的冲突态势。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