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欧盟对巴勒斯坦危机的外交政策方面,法国于周四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此举无疑标志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巴黎将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于九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不仅仅是象征性的转变,更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最大、最久的冲突的基本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可能在区域和全球秩序未来产生深远地缘政治、法律甚至战略影响的变化。
法国决定背后的动因:从理念到现实压力
以色列对加沙的“饥饿武器”及其无节制暴力行为,在全球舆论中引发广泛反响,毫无疑问成为巴黎最近决策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法国长期自视为多边外交传统的继承者和国际法的捍卫者。但此次行动不可简单视为传统政策的延续,相反,其背后是几个政治和战略层面的变因,共同促成法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官方立场发生显著转变:
加沙震撼与欧洲舆论压力:2023年10月7日袭击及加沙战争之后,法国舆论,尤其是青年群体和学术界,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杀戮表现出强烈关注。作为拥有欧洲最大穆斯林人口的国家,法国面临强烈的社会与媒体压力。
“两国方案”的现实失败:以色列持续进行非法定居点建设、摧毁巴勒斯坦房屋、使加沙陷入人道灾难,促使许多欧洲国家认为,唯一能维系“两国方案”的方式是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从而唤醒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解决方案。
欧洲政治的整体转向:随着西班牙、爱尔兰、挪威、瑞典等国家近年来的决定,欧盟内部在巴勒斯坦议题上推动政治趋同的压力不断上升。法国借此举巩固了其在欧洲政治中的领导地位。
中东关系的战略再平衡:近年来在穆斯林舆论中因被指偏袒以色列而备受质疑的巴黎,借此举重新定义其战略中立立场,并意在重建其在中东的信任基础。
法律与外交层面的意义
法国对巴勒斯坦的承认,在国际法框架下构成对巴勒斯坦国家合法性的一项重大确认。在国际体系中,国家获得他国承认是其合法性与主权行使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迄今已有14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但主要集中在全球南方和伊斯兰世界。
法国的举动意味着:一个西方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核心国家首次明确承认巴勒斯坦主权。这是对以色列对冲突叙事控制权的外交打击,也对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机构的象征性权力结构产生影响。
国际影响:外交版图的变化
法国的决定应视为西方世界中正在酝酿的地缘政治转变的一部分。在西方舆论对以色列支持急剧下滑、中国与俄罗斯及全球南方国家完全支持巴勒斯坦诉求、以及美国民主党阵营内部对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立场产生裂痕的背景下,巴黎的承认可能激发更多外交合法性行动。
此举可能促使比利时、葡萄牙乃至意大利等重要国家跟进。已有报道称英国议会部分议员正向政府施压,要求伦敦采取类似巴黎的立场。欧盟在该议题上多年处于外交分裂状态,如此一来可能推动其向统一立场靠拢。
以色列方面则强烈反弹,指认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是在“鼓励恐怖主义”。这一反应既反映了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也揭示了特拉维夫的政治极端化与西方更温和立场之间的鸿沟。
即便在美国方面,尽管特朗普政府仍反对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美国国务卿也称法国的决定“不可接受”,但国会内部的分歧,以及来自人权机构和学术界的压力,未来仍可能引发实质性政策变化。
法国对巴勒斯坦的正式承认,或许是对“合法性”这一概念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重新定义的起点。在一个不再仅靠武力,而是依赖全球共识、舆论和对国际法原则的坚持来确立合法性的时代,巴勒斯坦正重塑其“抵抗中的受害者”身份,与“非法占领者”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一行动,法国不仅打破其在以巴问题上的双重传统,也为巴勒斯坦成为国际法、外交乃至政治合法参与者铺平了道路。倘若更多欧洲国家加入这一行列,并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该决定或可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一部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球伦理与历史公正的和平。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