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夏季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此举并非新的决定,而是既有模式的延续:一种基于对国际机构的不信任、削弱多边主义,并以意识形态孤立主义重新定义国家利益的模式。这是特朗普在不到十年内第二次作出该决定。2017年,他在第一任期也曾令美国退出UNESCO;这一决定在乔·拜登执政期间被撤销,美国恢复会籍。但如今,随着特朗普重新执政,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再次发生重大转向。
特朗普决策的背景
2017年10月,特朗普政府在声明中称由于“UNESCO的反以色列倾向”“缺乏结构性改革”和“财政管理不善”,美国决定退出该联合国附属机构。退出在2019年初正式生效。但在拜登政府期间,美国重新加入UNESCO,理由是重返全球秩序、修复与传统盟友关系。拜登政府还偿还了部分美国积欠的会费。
然而,随着特朗普于2025年重返白宫,退出UNESCO的决定再次被正式宣布。这不仅是一次政治或策略性的举动,而是美国文化和外交政策中的一种特定话语的回归:一种以对国际机构不信任、反对多边规则、强调美国单边意志的政策取向。
尽管特朗普政府再次提出类似理由(“中东议题上的偏颇”、“资源浪费”和“文化席位分配不公”),但深入分析表明,其根源在于总统的深层反制度观念。在特朗普看来,UNESCO等机构只是限制国家主权、强加全球标准的工具;这些标准在巴勒斯坦、少数族群、多元文化、气候变化和言论自由等议题上与美国极右翼的政治优先事项存在冲突。
加沙问题背景
事实上,UNESCO近年来对加沙和巴勒斯坦人民持同情立场,长期引发以色列种族主义政客及白宫官员的愤怒。在2025年春于巴黎举行的第221届执行理事会会议上,UNESCO通过一项题为“当前加沙局势的影响与后果”的新决议,呼吁立即向加沙提供援助,并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学生、教师、记者、联合国工作人员以及基础设施、教育机构和文化遗址的蓄意攻击。
该决议呼吁启动紧急援助计划,并明确谴责占领政权对教育和文化资源的破坏。它还强调立即停止侵略行为、保障人员自由流动及人道援助通道的必要性,并呼吁成员国与援助机构增加对加沙重建的财政支持。
UNESCO:受害者或指标?
自1945年成立以来,UNESCO一直是通过全球对话与合作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与和平的机构。它不仅仅从事文化遗产登记,还涵盖媒体素养、新闻自由、濒危语言保护、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打击文化极端主义等领域。因此,美国再次退出该组织不仅是预算或外交上的挑战,更是一种地缘文化信号——标志着美国正在背离自己作为创始国所推动的“战后文明建设项目”,该项目倡导对话、宽容和文化参与。
美国再次退出UNESCO可能带来的影响如下:
美国文化影响力减弱:UNESCO平台为美国软外交提供了重要支持。退出将削弱美国在应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力量时的文化竞争力。
多边秩序进一步受损:此举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此前的反制度行为链,如退出巴黎协定、伊核协议、人权理事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削弱全球合作体系。
与欧洲盟友裂痕加深:许多欧洲国家认为此举违背自由民主和国际协作的核心价值,将加深美欧政策分歧。
美国全球信誉受损:频繁的外交政策变化,尤其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使美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形象难以预测,降低其领导力和可靠性。
这是美国在不到十年中第二次退出UNESCO。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浮现:美国是否正在将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变成一场国内政治的筹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对全球秩序构成威胁——一个秩序本应依赖持续性、可预测性和国家间信任。
此次再度退出,表明当今国际政治中两种根本话语的对抗正在加剧:一种是合作与对话的话语,另一种则是孤立与绝对国家利益优先。特朗普通过再次重复此决定,展现其对后者的坚持——这一立场或许能在短期赢得选票与支持,但从长期看,将削弱国家软实力与国际信誉。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