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据《外交政策》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上发生了显著转变,令许多坚定支持者感到意外。尽管他在竞选期间承诺将完全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迅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和解,但如今他却支持向基辅提供更多援助,甚至一度鼓励乌克兰总统直接攻击莫斯科——尽管后来收回了这一建议。
这一政策转向引发了包括玛乔丽·泰勒·格林和史蒂夫·班农在内的前忠实支持者的强烈批评。《外交政策》指出,特朗普的立场变化不仅限于欧洲,他现在对北约表现出新的兴趣,并逐渐远离此前强调的“向亚洲倾斜”战略。
在中东,特朗普在以色列的要求下对伊朗发动了军事打击,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次未能摧毁德黑兰核计划的失败尝试。同时,他批准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显示出在对华科技战方面的退让迹象。
尽管出现这些变化,批评者认为特朗普并非出于现实主义,而是因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应对美国外交政策体系的官僚结构——即他所称的“深层政府”或“泡沫”——而被迫退让。《外交政策》指出,任命皮特·赫格斯为国防部长、马尔科·鲁比奥为国务卿,不仅未能推进其承诺的政策,反而加剧了政策制定系统的混乱与低效。
部分乐观派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变化反映出特朗普正在适应地缘政治现实,例如他不再将与普京的关系视为影响力工具,或意识到与中国的贸易战正在损害美国经济。但批评者强调,这些转变缺乏一致的战略,仅是特朗普自恋与对媒体关注的渴望的体现。
据《外交政策》报道,特朗普仍在推动不合理的贸易关税,削弱与美国关键盟友的关系,并在应对战略对手时采取矛盾且不稳定的政策。同时,他对政治对手的个人攻击以及日益明显的认知衰退迹象,引发了关于其是否适合领导美国外交政策的严重质疑。
在中国作为美国对等竞争者崛起的背景下,一位不稳定且易受奉承影响的领导人,使华盛顿的外交前景更加不确定。正如《外交政策》引用俾斯麦的一句话所言:“上帝特别眷顾醉汉、傻瓜和美利坚合众国。”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