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与伊朗为期12天的战争结束仅13天后访问华盛顿,此行被视为美以进攻性联盟战略公开化的转折点。这次访问并非旨在推动和平,而是为了强化针对伊朗、巴勒斯坦和抵抗力量的军事与外交机制,使外交沦为军事侵略合法化的工具。
华盛顿:战争的祭坛,而非谈判之地
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是为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装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内塔尼亚胡在与特朗普会晤时请求立即交付钻地炸弹、远程导弹,并在对伊朗战略设施的网络战中展开合作。这一军事方案属于所谓“进攻性威慑”战略,旨在重新限制伊朗核计划并压制地区抵抗组织。
悬而未决的停火与失衡的和平
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在加沙实施60天停火的模糊提案。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威胁性基础设施”被彻底摧毁前,以色列不会停止军事行动,导致停火谈判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美方并未施压以结束暴力,而是仅关注“逐步降温”与“人道援助监督”,在加沙平民持续遭受轰炸之际,既无停火机制,也无保障人权的承诺。美国的角色从调停者转变为屠杀的官方支持者。
重启对伊朗的“影子战争”
此次访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协调对伊朗的持续施压。特朗普在与内塔尼亚胡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伊朗在核领域的任何“危险举动”都将遭到美以联合军事回应。他暗示近期对伊朗军事设施的袭击获得了美国技术支持,并可能继续实施。
以色列总理特别顾问罗恩·德默在与五角大楼官员的会谈中,要求加快卫星数据传输、识别伊朗敏感目标,并保持在海湾地区的联合军事准备。据接近会谈的消息人士称,双方强调“先发制人”的必要性,这实际上是“先发攻击”战略的启动,而非合法防御。
全球舆论:对道德双标的警钟
访问期间,美国、加拿大及部分欧洲国家爆发反战抗议浪潮。华盛顿的抗议者高喊“拒绝代理战争”“美国是共犯”,在白宫前集会。人权组织发表声明称,美国对以色列侵略的支持不仅加剧了加沙和黎巴嫩的人道危机,也严重损害了其全球信誉。
《卫报》《金融时报》和半岛电视台等媒体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失败的强制遏制政策”的象征,指出高昂的平民伤亡与美国对以色列反复侵犯人权的沉默,使得美以选择的路径加深了地区安全的僵局。
战略记忆中的黑暗节点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并未带来和平或危机缓解的前景,反而为未来可能爆发的新一轮冲突搭建了平台。新的军事承诺、持续的先发攻击政策以及对战争受害者的漠视,使这次访问在地区战略记忆中被铭记为一个黑暗时刻。
从会议内容与公开报道来看,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已使其成为加沙、德黑兰与黎巴嫩南部流血事件的共犯。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