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美国国务卿取消前往日本和韩国的访问,转而聚焦西亚局势,这一举动清晰地传达了华盛顿优先事项的转变。同时,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访问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以及有关美国向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部署多架加油机和战斗机的消息,显示出该地区某种程度的战备状态。这种部署变化可能是延续上周紧张局势的一部分行动方案或复杂的心理战。在加沙战争进入关键阶段之际,美国正在推动一些新的、甚至略显奇怪的停火努力,而以色列政权也对这些举动作出了积极回应,地区局势正在迅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忽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欺骗性操作来改变对手的战略判断。
新的部署:在为何做准备? 美国在沙特部署先进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并宣布暂停向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理由是美军自身对装备的需求增加,这些都是美国将军事能力从东欧转移至西亚的明显信号。这一举措与加沙停火进程的加快同步,可能反映出华盛顿对地区爆发更大规模冲突的担忧,或者相反,是一种欺骗手段,旨在改变对手的战略计算。与此同时,有现场消息称美国在波斯湾的后勤活动有所增加,尽管这些活动的性质尚不明确,但似乎是为了应对不可预见事件而进行的准备。
外交对话:谈判还是战术欺骗? 另一方面,特朗普与普京围绕伊朗和中东问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通话,特朗普对结果表示不满意;此外,关于维特卡夫与阿拉格奇将在日内瓦会面的消息尚未得到伊朗官方确认,这可能是新一轮谈判方案的一部分。然而,此前的谈判经验(如伊美第六轮会谈)表明,这类会议有时只是军事行动或战场格局变化的掩护。近期美国官员的模糊表态与特朗普在6月13日以色列袭击伊朗前的言论类似,使得这一方案更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天发布的消息也值得关注。该机构表示,其在近期军事冲突期间驻扎在德黑兰的核查团队已离开伊朗,返回维也纳总部。尽管这则消息表面上属于技术性领域,但也可能是美国及其盟友施加多层次压力的战略拼图之一。
重复的模式迹象:特朗普行为的再现 特朗普昨晚表示“我们无意伤害伊朗”,这与他在6月13日前夜的类似表态如出一辙,最终却导致了攻击行动。作为一个行为模式建立在欺骗与不确定性基础上的人物,特朗普的这番话可能是另一场认知战与欺骗行动的一部分,值得分析人士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密切监控美国与以色列政权的军事部署与行动变化,以防他们利用“突然袭击”原则实施新的恶意行动。这种熟悉的行为模式——在媒体上展示谈判意愿,同时在战场上为各种方案做准备——在美国过去的行为中屡见不鲜,经验告诉我们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回顾近期事态发展,美国正在西亚实施一场多层次的战略游戏:从在沙特部署萨德系统、将军事能力从东欧转移至该地区,到可能具有战术欺骗性质的外交与谈判活动。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撤离伊朗、强调立即恢复谈判,也释放出美国及其盟友正朝着施加综合压力方向迈进的信号。
在这种局势下,有必要根据以往经验对美国与以色列政权的行动进行警觉评估,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