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尽管近期战争带来了伤痛与损失,但它再次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相:真正守护伊朗的,不是结构或派别,而是广大人民大众。而确保国家长久安全的,也不是喧嚣的政治派系或自诩革命者,而是民众本身。
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基安在停火后首次公开讲话中明确指出:“以色列政权的侵略使我们比以往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是‘所有’伊朗人——而非某个党派或少数群体——能够保卫这个国家。我们看到,在这场战争中,伊朗人民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都坚定地站在了国家一边。”他在内阁会议上对武装部队、安全力量与治安机构表示感谢,并补充说:“尽管敌方情报网络拼命制造混乱,但最终是人民、军人、艺术家、公众人物、政治家,甚至一些曾批评体制的在押人士,齐心协力保卫了国家领土完整——这点非常可贵。”
他还指出:“正是这场战争与由此而来的政民协同,让我们拥有一次重新审视管理方式与治理风格的契机。”
回归人民:重启真正的改革
伊朗多年来曾为片面化的内部政治路线付出沉重代价。这种忽视部分社会群体与精英阶层的政策,导致了积累的不满、社会裂痕与信任资源的消耗。而如今,这场全民团结的经验,为重新设计“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提供了历史契机。
正如佩泽希基安所说,如果在轰炸之下,人民能以“一致声音”保卫国家,那么在和平中就再无理由继续制造虚假分裂、压制异见,或让空洞政治语言阻碍全民参与。
与过去某些以特定派系为治理轴心的时期不同,当今伊朗必须建立一个以人民信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需要:开放公共话语空间、接纳多元与批评性声音、提升决策透明度,并摒弃封闭、裙带与集权治理模型。否则,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裂缝将在下一个危机中更难弥合。
危机中形成的团结,不应被遗忘
这12天的全民抗战经历,是一种宝贵而罕见的社会资本。但若任其沉没于日常政治运作,它将迅速失效。佩泽希基安所说的“变革契机”,要求在治理模式上做出大胆抉择——如:打破封闭政治传统、赋能基层民间力量、让媒体、高校与公民组织回归其公共责任位置。
总统的发言,不仅是对过去的评估,更是对未来政治构建的一次邀请。如果这份邀请被轻视,那么“后危机时代”的转折窗口将被轻易错过。而今日,事实再清楚不过:治理不能脱离于人民;而伊朗的未来,依赖于倾听每一个伊朗人的声音,而不仅是特定机构、派系或阶层。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