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荷兰举行的北约峰会,充分暴露了欧洲对美国的深度依赖。尽管欧洲国家反复呼吁实现军事独立与增加国防预算,但事实上,它们在美国施压下被迫同意进一步提高北约开支。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记者会上称特朗普为“爸爸”,这一羞辱性的表态,凸显了北约体系仍处于美国主导之下,欧洲在安全层面几乎没有独立性。
北约:从“集体防御”到“结构性侵略”
虽然北约在其联合声明中重申依据《华盛顿条约》第五条承担集体防御责任,但其现实行动却暴露出不同真相。北约近年来在西亚和北非的军事部署、对以色列的公开支持、通过乌克兰激化与俄罗斯的冲突,以及传出的袭击伊朗核设施计划,都揭示出其越来越偏离“防御联盟”的定位。北约对美国和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屡次造成伊朗平民伤亡,其行为严重背离国际法精神,暴露出联盟本质的对外侵略性。
以“安全”为名的全球单边主义
北约如今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区防御联盟,而是试图扮演“全球警察”。其成员国承诺至2035年将军费开支增至GDP的5%,同时吸收韩国与日本为新合作伙伴,表明其扩张意图早已延伸至东亚、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该组织借用“安全”标签,大规模扩展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在推动全球不稳定、干预新兴经济体方面扮演着愈加主动的角色。如果对此趋势不加抵制,未来世界将面临新一轮军备竞赛与代理战争浪潮。
“科学恐怖主义”:北约的新武器
北约海牙峰会闭幕声明中的另一个危险点在于:强调要将前沿科技彻底纳入该联盟的“安全架构”。这一趋势被称为“科学恐怖主义”,意在将核能、航天、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垄断在北约框架内,剥夺其他国家的研究与发展权利,并通过科技优势胁迫其它国家接受其政治意志。这一策略不仅威胁到全球科技公平,也侵犯了各国自主发展的合法权益。对抗这一“科学种族隔离”策略,需要全球独立国家和自由意志国家的共同行动。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