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潘泰克斯基地正式亮相的B61-13核弹,是美国外交辞令与战略现实之间的鲜明对比。这枚核弹爆炸当量达360千吨,具备摧毁地下目标及大范围破坏的能力,而其生产正值美国政府因伊朗坚持和平利用铀浓缩权利而对其实施最严厉制裁之际。
尽管美国声称其核武库现代化仅是为了威慑力,但B61-13的加速生产——比原计划提前7个月——实则彰显了华盛顿针对全球力量格局变化的攻击性战略。这枚核弹不仅具有威慑作用,还可用于先发制人的打击,与《联合国宪章》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基本原则相悖。
核外交中的双重标准
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一个拥有庞大核武库并持续研发新一代核武器的国家,如何能要求其他国家放弃哪怕是和平利用的核技术?这种双重标准削弱了国际关系中的信任结构。
尽管美国拥有数千枚核弹头,但从未认真推动核裁军,相反,它一边宣扬和平,一边继续推进核武器的精确度和破坏力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与伊朗的谈判,以及对伊朗施加单方面限制,更像是一种政治强制,而非公正外交。
“先发制人威慑”对全球和平的威胁
B61-13是一种高精度武器,可由第五代战斗机携带,并可能在常规战争中被使用。这一战略转向使全球和平面临严重风险,因为核武器的“威慑性”与“作战用途”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
此外,此举可能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其他大国,包括俄罗斯和中国,不会对这样的行动置之不理,最终世界将不会走向核裁军,而是滑入不可控且危险的军备竞赛。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