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当伊朗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在阿曼的调解下转移到罗马,并传出谈判取得进展的消息时,许多人期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迅速而明确的回应。然而,在第二轮谈判开始前的少数几次讲话中,内塔尼亚胡甚至没有提及谈判进程。这种言辞上的缺席比任何明确的立场更具意义。
这种沉默并非源于无知,而是一种有意的决策,因为特拉维夫深知,这轮谈判的关键不在公开的外交场合,而是在幕后通过非正式压力杠杆发挥作用。以色列虽然没有坐在谈判桌旁,但从未离开舞台。如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通过情报、外交和军事威胁等工具巩固其在美国对伊朗核问题决策中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隐形存在:幕后观察者
表面上看,以色列似乎缺席了谈判进程,但实际上是一种“隐形战术存在”。以色列情报局局长戴维·巴尔尼亚(David Barnea)和战略事务部长兰·德默尔(Ron Dermer)在伊朗与美国第二轮谈判开始后几天访问罗马,与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卡夫(Steve Vitkoff)举行了秘密会谈。他们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安全担忧,还试图参与设定协议的红线,而无需直接承担结果责任。
这种双重策略使以色列能够同时批评谈判并对其施加影响。以色列分析人士认为,特拉维夫更愿意远离媒体关注,以便在幕后控制其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而无需承担直接反对美国政府的政治成本。
目标不仅是核计划,更是政权变革
特拉维夫的安全战略深处,最令人担忧的并非伊朗获得核武器,而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作为这一计划的意识形态和技术基础的持续存在。军事分析师罗恩·本·伊沙伊(Ron Ben Yishai)明确表示,以色列的目标不仅是摧毁设施,还包括彻底消除德黑兰的决策结构。
这种立场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被重申,但目前的不同之处在于,以色列认为特朗普停止行动的决定错失了一个历史性机会,使特拉维夫处于被动状态。以色列现在非常担心华盛顿通过向伊朗让步永久丧失这一机会。
美国的威慑平衡策略
与特拉维夫传统的“红线”言辞不同,最新分析显示了一种对双边威慑的隐性接受。哈伊姆·阿萨(Haim Asa),Impact研究所所长,直言以色列如今是一只“饥饿的老虎”,在军事领域强大但在战略层面无效,因为华盛顿掌控着它。
据他称,美国正在向德黑兰传递一个间接信息:“我们已经控制了以色列,现在轮到你们在谈判桌上认真对待。”这一信息实际上是美国试图在区域内实现权力平衡,而无需承担另一场战争的成本。
谈判细节比总体框架更重要
《哈阿雷茨报》分析指出,距离达成协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挑战在于细节,这些细节可能轻易将谈判从共识转向冲突。这一阶段的复杂性也限制了以色列的行动空间。当协议尚未明确时,特拉维夫不得不基于模糊的假设设计其威胁和威慑策略,并等待结果。
以色列的隐形策略
以色列正在重新定义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位置,从直接而高调的参与转向隐形而精确的影响。内塔尼亚胡的沉默并非对谈判不重视,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保持行动自由。以色列缺席谈判桌绝不意味着退出舞台,而是隐形且深远的存在。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