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D : 177278
Publish Date : 6/8/2024 10:39:54 AM
上博将展“古波斯的荣耀”,呈现两大古文明的交融

上博将展“古波斯的荣耀”,呈现两大古文明的交融

古代伊朗与中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在历史上都建立过帝国并具有多元的文化色彩。它们是丝绸之路东西两大文明策源地,关系源远流长。

伊朗努尔新闻网:澎湃新闻获悉,6月13日-10月7日,“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将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对外开展。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270余件精美文物,囊括建筑、雕塑、钱币、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织物等多个品类,呈现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丽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

古代伊朗与中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在历史上都建立过帝国并具有多元的文化色彩。它们是丝绸之路东西两大文明策源地,关系源远流长。

借由丝绸之路的网络,古文明间交换货物、交流思想、交融文化,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在古代伊朗和古代中国两大古文明直接的联系建立之前,草原游牧民族已充当媒介,活动于两大文明古国之间,搭建起“间接”的桥梁。

公元前3000年,群山环绕的伊朗高原就开始孕育璀璨的文明。公元前2800年左右,埃兰王国(埃兰文化,公元前2700-前550)诞生,他们建造繁荣而富足的城市,使用与两河流域一样的楔形文字,营建大型神庙,在陶器上刻画代表精神和信仰的图案。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9—前330)

 

为该地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又被称为波斯第一帝国。居鲁士一世开疆拓土,鼎盛时期东到印度河上游及中亚粟特地区,西南到埃及,西北至黑海周围,东北与草原塞人接壤。“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开始宣示国王的权威,打造帝国之都波斯波利斯,并发动希波战争。

帕提亚王朝(公元前247—224)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史记·大宛列传》

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建立起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丝绸之路由此开通。其后,物产、艺术、工艺、宗教、科学技术、游艺等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丰富又深入的交流,推动着文明的互融与发展。

“安息”是中国史书中对伊朗的最早称呼,一般认为是帕提亚王室名Aeshaka的译名。《史记·大宛列传》为大家展现了帕提亚王朝农业繁盛、商业发达、使用印有国王头像银币的生动图景。

萨珊王朝(224—651)

 

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

——《魏书·西域传》

阿契美尼德王朝奠定了古波斯的文化基础,其被亚历山大灭亡后经历了希腊化的统治与影响,因而帕提亚王朝兼具波斯和希腊文化的特点。而萨珊时期的伊朗,从文化到艺术,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本土生命力,开启了全面伊朗化的进程。

萨珊王朝库思老一世于553年派使团到西魏,中国皇帝遣使到波斯并赠送礼品的记录也记载于波斯典籍中。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史书不再沿用“安息”旧名,称伊朗为“波斯国”。

塞尔柱王朝(1037—1157)

 

路斯龙朔元年奏言频被大食侵扰,请兵救援。……至景龙二年,又来入朝,拜为左威卫将军。无何病卒,其国遂灭,而部众犹存。

——《旧唐书》

《旧唐书》中记载了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亡的历史。随着阿拉伯人于公元七世纪进入伊朗高原,也一同带来了伊斯兰教信仰。

塞尔柱人经过长期的征战,其自身的势力不断增长,建立政权后进一步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十一世纪中,塞尔柱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至伊斯法罕,在这里,塞尔柱王朝极大稳固了西亚大陆上的商贸网络,尽力恢复农业水利建设。在几个中心城市,手工制造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时期的伊斯兰匠人会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以匠人的声誉保证产品质量。

伊利汗王朝(1256—1336)

 

三世纪的蒙古西征,开启了亚欧大陆上东西方商业与文化交流的全盛时代。在伊利汗王朝,贸易非常发达,商人几乎可以畅通无阻地从长江到达幼发拉底河。

14世纪初,出身于制陶世家的阿布·卡西姆,供职于伊利汗完者都帐下。他所撰写的《陶书》记载了多种伊朗釉陶的胎、釉配方。有研究认为,我国元末明初青花瓷上所使用的钴料“苏麻离青”极有可能源于卡尚附近的矿场。

帖木儿王朝(1370—1506)

 

色技艺皆有,撮弄博戏皆不为奇。

土产米麦不多,皆有各处贩来粜卖,其价不贵。果有核桃、把聃、松子、石榴、葡萄干、花红、桃干、万年枣、西瓜。菜瓜、葱、韭、薤、蒜、萝卜等物都有。

国王将狮子、麒麟、马匹、珠子、宝石等物并金叶表文,差头目跟同回洋宝船,进献朝廷。

——《瀛涯胜览》

根据《明史》记载,郑和船队曾三次到达忽鲁谟斯,可能就是当时的伊朗。《瀛涯胜览》中详尽地记载了动物表演和波斯杂技,包括农产品、矿产在内的丰饶物产,生活习俗和政治制度等,为后世对伊朗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萨菲王朝(1501—1722)

 

6世纪初,萨菲王朝凭借强大武力,恢复了广袤疆域的统治权,由于处在欧洲、中亚和印度半岛贸易网络的中间位置,经济也得到了发展,陶和铜器等加工制造业非常发达。

中国瓷器在不晚于9世纪前期已为波斯人所知,在当地有唐代长沙窑、邢窑瓷器出土。其后历代中国瓷器源源不断传入波斯。从萨菲王朝国王阿巴斯一世开始,大量皇室珍品被赠予阿德比尔寺,其中包括中国元明清各代的瓷器精品。来自东方的瓷器和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造就了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奇观。


澎湃新闻
Comments

first name & last name

emai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