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D : 177275
Publish Date : 6/8/2024 10:28:15 AM
中国驻伊朗大使:中伊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延伸

中国驻伊朗大使:中伊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延伸

丛培武指出端午节在中伊文明交流中的印证。石榴原产于伊朗,于公元前二世纪传入中国。在伊朗干旱的山林中茂密生长的石榴,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于酿酒、入药、织染丝绸。

伊朗努尔新闻网: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当地时间6月5日,中国驻伊朗使馆举行“浓情端午·粽叶飘香”茶话会,在伊华人华侨、教师和留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中国驻伊朗大使丛培武在致辞中表示,传承千年的端午节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他提出,在端午节,我们要纪念家国情怀的观念,正是这种情怀紧紧地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激励着我们上下求索,不断奋进;要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儿女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要宣介文明互鉴的理念,中伊两个文明古国自丝绸之路开始的交流互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创造更多美好精彩的故事,谱写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丛培武指出端午节在中伊文明交流中的印证。石榴原产于伊朗,于公元前二世纪传入中国。在伊朗干旱的山林中茂密生长的石榴,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于酿酒、入药、织染丝绸。端午来,榴花开。火红的石榴花在炎热的农历五月盛开,自宋代起逐渐成为端午节的节令之花。这折射出的是中伊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画卷。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对中伊人文交流产生三个方面的体会,一是历史久,两国交往发源于两千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的副使曾到过伊朗,13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萨迪在新疆记录了美好的经历,15世纪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多次访问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地区;二是友谊深,自1971年建交以来,中伊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延伸,特别是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人文纽带不断加深;三是潜力大,两国人文交流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掘,两国地方政府和民众希望加强交流互鉴,这是今后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动力,希望中伊人文交流续写新篇章,为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作出贡献。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Comments

first name & last name

emai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