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截至25日,“繁荣卫士”行动尚未启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拒绝了美国的领导,表态不愿参与红海护航行动。意大利强调,他们在红海巡逻完全是基于国家利益和船东请求的自主安排,不是响应美国的号召。法国则表示,他们会派遣军舰执行护航任务,但不会接受美国的领导。西班牙明确表示,他们只会参与由北约或欧盟协调的任务,而不会接受美国的领导。澳大利亚也明确表示拒绝参与红海护航,只承诺增派了一些军事人员,而不会派遣军舰。
尽管荷兰、挪威、丹麦等国表示投入了少量人员参与相关行动,但更多是象征性的,只派出不到10人用于充实“联合海上力量”总部。一些国家甚至要求匿名参与,以避免公开露面。这种反应凸显出各国对美国提议的不信任和顾虑,导致“繁荣卫士”行动陷入僵局。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国际道义和政治立场上的争议,尤其是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在加沙等问题上的处理引发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全球性反感。这种道义上的争议直接影响了美国号召国际军事合作的信誉。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红海航线的安全虽然重要,但与他们的核心利益相比,并不构成直接影响。欧洲国家倾向于在没有直接利益的情况下保持一定距离,不轻易介入可能带来政治和军事风险的行动。与此同时,红海护航面临一系列技术性问题。
据报道,胡塞武装采用低成本无人机进行袭击,这些无人机成本不过几千美元,却对价值上亿的商船构成威胁。尽管这些无人机价格不高,但拦截它们的代价却异常昂贵,使得美国和其盟友的海军陷入困境。为了抵御这些威胁,必须派遣装备了昂贵导弹系统的大型军舰出动,这种不对等的军事投入导致护航成本居高不下。即使转而使用小型巡逻艇,虽然灵活轻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防空能力,几乎无法应对空中威胁,也难以有效保护众多商船免受袭击。因此,这种方案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相比之下,集结商船,形成庞大船队,并由少量军舰提供护航的方案更为可行。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护航的性价比,利用规模效应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保护。
德国在二战时期频繁遭遇北大西洋的德国潜艇袭击,采用这种方式后,遇袭概率大大降低,没有对欧洲物资转运构成太大影响。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明显弊端,如船队运行效率较低,耗时增加,导致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严格的时间表制约和潜在的延误问题也使得这种方案相比绕行好望角并没有太大优势,因此航运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绕道好望角。与亚丁湾护航情况不同,索马里海盗只装备了小型快艇和轻武器,威胁并不大,各国军舰主要执行威慑性质的行动。另一方面,亚丁湾护航也是各国海军展示实力、提高实战水平和加强与外国军事联合的大好机会,并不存在道义上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国家乐于参与,我国就先后派出45批军舰参加了亚丁湾护航。
另一个棘手问题是,除了无人机,胡塞武装还公开展示了水雷、遥控自杀无人艇以及多种反舰导弹,这些都对护航行动构成严峻挑战。要有效应对这种多样化威胁,国际社会需要投入更大规模的资源。因此,即使护航联盟最终组建起来,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非美国亲自采取行动,消灭胡塞武装,但这样做就会陷入伊朗的圈套。
瞅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