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米尔·赛义德·伊拉瓦尼在联合国大会审议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报告会议中强调:自1970年以来,伊朗始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负责任且恪守承诺的成员国。然而,欧洲三国与美国持续复述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虚构指控,蓄意歪曲伊朗和平核活动。
演讲全文如下: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主席先生:
感谢总干事提交报告。但此类报告必须始终维持专业性、基于事实且不受政治影响,因为机构的公信力完全取决于其中立性。
核能对能源发展与能源安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意义。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四条及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保障的核知识技术转让,是固有且不可剥夺的权利,而非特权。
保障监督体系应促进而非阻碍核能和平利用。任何利用核武器扩散关切剥夺发展中国家合法权利的行径,都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文本与精神的严重违背。
令人深感忧虑的是,某些国家系统性限制发展中国家获取和平核技术的同时,却向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且拥有隐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提供武器装备与军事援助。
此等双重标准,结合非法单边强制措施,已严重损害不扩散机制的公信力与机构技术合作使命。
主席先生:
2025年6月世界目睹了深重的犯罪性侵略行径。就在理事会通过动机不纯决议数小时后,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完全处于机构监管下的伊朗受保障核设施发动大规模猛烈袭击。该暴行以伊朗科学家及其家属为目标,造成数千人伤亡,并导致巨大物质损失。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保管国的美国,于6月22日加入此次侵略,直接攻击受机构监控的设施。此举公然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宪章》、机构规约及安理会第487(1981)号决议——该决议明确禁止攻击受保障核设施。此次袭击不仅针对缔约国,更是对联合国权威、机构公信力及保障监督体系完整性的侵犯。
尽管大会相关决议明确宣告,对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设施实施武装攻击或威胁构成对《联合国宪章》原则、国际法及机构规约的违反,且总干事多次强调核设施因对民众、环境、核安全及国际和平安全的严重风险,绝不应受攻击——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对伊朗和平核设施的非法袭击既未受到机构谴责,也未遭安理会追究,甚至未获总干事本人表态批评。遗憾的是,大会主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本届会议议程框架下的声明中,再次回避谴责此等非法行径。
主席先生: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自1970年以来始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负责任且恪守承诺的成员国。然而,欧洲三国与美国通过复述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虚构指控,持续歪曲伊朗和平核活动——而该政权作为地区唯一拥核者及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的主要障碍,却始终逍遥法外。
尽管遭遇破坏活动、暗杀、非法制裁乃至对受保障核设施的直接攻击,伊朗从未违反伊核协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或其保障义务,始终坚守外交途径。
总干事近期报告也证实,核查中止是此次武装袭击的直接后果。该状况责任完全在侵略方而非受害方。现有保障条款未涵盖如何在武装侵略与持续威胁下维持互动。
因此,必须建立新框架以确保特殊情况下核工作人员与设施安全。
伊朗与机构于2025年9月9日在开罗建设性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应对此挑战。遗憾的是,此积极进展立即遭美国与欧洲三国的敌对行动破坏——这些国家持续阻挠所有外交倡议,包括中俄在安理会的平衡提案。
欧洲三国启动所谓"触发机制"属非法妄为,旨在摧毁最后外交桥梁,故不具备法律效力。他们自身违反伊核协议与第2231号决议,无权援引其条款。第2231号决议已于2025年10月18日永久终止,相关限制全部解除。任何恢复或重新执行该决议的企图均属对程序的非法滥用,应遭本届大会与秘书长坚决驳回。
主席先生:
伊朗永不屈服于威胁胁迫。我们仅回应以尊重、法治与平等。军事侵略与经济恐怖主义绝不会迫使伊朗放弃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