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伊朗、中国和俄罗斯驻维也纳大使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举行会晤,就三方在本次会议议题上的立场协调进行磋商。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周三晚间在 Telegram 平台发文表示:"今日中国、伊朗和俄罗斯举行了新一轮伊朗核问题三方传统磋商。"
他补充道:"我们协调统一了立场,为即将召开的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已公布的日程,本次理事会会议将于11月18日至20日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随着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的原子能机构相关任务终结,伊朗问题此次将仅基于《全面保障监督协定》框架进行审议。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始终坚持,与原子能机构合作互动的法律基础是议会通过的国内法案。
外交部发言人埃斯迈尔·巴盖伊此前强调:"我们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并恪守保障监督协定。在执行相关保障义务过程中,我们依据议会授权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此事宜的立法,持续推进与原子能机构的互动。"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和平核计划始终面临西方政治压力与无端指控。在伊核协议达成前,西方国家曾通过安全问题政治化手段对伊朗实施制裁与军事威胁,但2015年"可能的军事层面问题"案卷的终结已使相关借口不攻自破。
伊朗在签署伊核协议后全面履行承诺,然而美国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协议,欧洲方面亦未兑现其承诺。鉴此,伊朗依据协议赋予的权利分阶段缩减了履约范围。而由于西方国家的拖延与过度要求,恢复履约谈判最终未能取得成果。
过去七年间,伊朗以最大诚意尝试所有外交途径,但欧美无止境的不合理要求导致这些努力陷入僵局。伊朗多次强调,已准备好达成一项持久可靠、能确保制裁解除且防止未来权利遭侵犯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