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周三在联合国总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尽管该机构核查人员目前无法进入伊朗核设施,但卫星图像并未显示铀浓缩活动出现超出十二日战争前水平的加速迹象。
格罗西指出:"目前伊朗仍存有丰度为60%的核材料。这正是我们持续磋商的核心议题——我们需要重返现场核查,确认材料未转移且未改变用途,这至关重要。"
这位负责人同时声称核查人员观察到核材料存储点周边存在活动迹象。他坦言在缺乏更深入核查的情况下,机构不得不依赖信息有限的卫星图像。
值得说明的是,伊朗与机构的合作在美国及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袭击伊朗和平核设施后一度中止。伊朗议会去年七月通过相关法律,要求政府在决议规定条件未满足前暂停与机构合作。
此后双方就恢复合作展开多轮磋商,最终于2024年9月8日就应对核设施遇袭后的新合作模式达成谅解。
然而欧洲方面轻率决定启动"制裁回弹"机制(即恢复伊核协议已解除的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导致该协议执行陷入停滞。
据美联社报道,欧洲的决定"使伊朗与机构本就脆弱的关系更趋复杂",但格罗西确认自周三起已有机构核查人员重返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始终强调与机构合作的法律基础是议会立法。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盖伊对此说明:"我们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并遵守保障监督协定。在履行这些义务时,我们严格遵循将监管权赋予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议会决议,在此基础上推进与机构互动。"
他进一步阐释:"需注意我们与机构的某些常规合作符合国家利益。例如确保布什尔核电站燃料更换——这关乎核电站正常运行,以及对为民众提供必需药品的德黑兰研究堆进行监督,这些都属于应当持续的技术合作。"
巴盖伊明确表示:"当前与机构合作的根本依据是议会立法。对于机构提出的核查请求,我们将通过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逐案审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