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News.ir

NewsID : 249476 ‫‫Monday‬‬ 19:00 2025/10/06

特朗普摇摆不定的外交——在三次全球危机之间走钢丝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将伊朗、乌克兰和加沙三大危机变成了炫耀权力、赢得诺贝尔奖的舞台。他在这些危机之间摇摆不定的外交策略,每次都以即将到来的和平承诺来玩弄舆论,却始终未能达成持久的成果。

伊朗努尔新闻网: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总统任期内亮相国际政治舞台的姿态,仿佛世界特意为他搭建了由三大危机构成的表演场:伊朗、乌克兰与加沙。这三处舞台不仅是外交角力场,更成为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发射台。然而在这场喧嚣表演的背后,特朗普的战略逻辑与其说是解决危机,不如说更接近于舆论操控与全球预期的博弈。

过去九个月间,特朗普将外交政策设计成一种轮动策略——每次将三大危机中的一件置于媒体叙事中心,同时疏离另外两件以制造新的新闻权重。他最初全力投入重启对伊谈判通道,但在间接谈判陷入僵局后,突然高举乌克兰和平旗帜,宣称即将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当乌克兰议题同样陷入类似僵局时,他又转向加沙战场,此刻正以伟大调停者自居。

实质上,特朗普的努力方向并非终结战争,而是"表演战争终结"。他深谙国际政治中和平缔造者形象有时比和平本身更具价值。正是这种策略使其屡次激情宣称"协议即将签署",却未在解决危机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这种方式更像是对媒体情绪的操控与对政治经济市场的扰动,而非真正解决冲突。

如今特朗普重返加沙舞台——这是在伊朗与乌克兰议题受挫后的选择。他近期公布的加沙停火方案,虽在与八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官员会晤后宣布,却非共识产物,更多是"个人倡议"的折射。内塔尼亚胡巧妙将方案调整至符合以色列利益,阿拉伯国家因最终版本未体现其关切仅给予象征性支持。然而特朗普掀起的媒体浪潮,确实对哈马斯构成了必须回应的空前压力。

但哈马斯两日前的回应使博弈更趋复杂。该组织有条件且机智的同意,将球传回华盛顿脚下。原本预期会遭到断然拒绝的特朗普,顿时陷入双重境地:一方面他对哈马斯回应表示欢迎,此为挽救颜面的战术后退;另一方面此举暂时缓解了哈马斯的国际压力。特朗普就这样不情愿地助长了本欲打破的平衡态势。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总统宣称的方案已无协商余地,但现实是细节谈判今日于埃及沙姆沙伊赫启动——所有参与方都心知肚明,最终结果不取决于谈判桌,而系于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施加实质压力的决心。以色列至今巧妙规避了华盛顿压力,若此次目标仍仅限于人质交换而非停战,沙姆沙伊赫之路同样将通向死胡同。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个人对在10月10日前达成"和平协议"的动机别有深意。他选择这一日期非因外交周期,而是将其作为向世界展示"全球和平拯救者"形象的黄金节点。这个机会可能成为他吸引诺贝尔委员会关注、塑造"挽救世界于三场战争"总统叙事的终极筹码——尽管现实中三场战争无一真正终结。

从战略视角看,特朗普正在践行一种"轮动外交"模式——其外交政策不基于稳定性,而以连续危机为调控基础。他将每个危机推至舆论高潮,随后悬置并激活下一个危机。借此他始终占据媒体焦点,永不允任何个案彻底落幕。

但问题在于,此类外交终将侵蚀信任根基:莫斯科不信其乌克兰承诺,德黑兰不信非正式谈判渠道,就连特拉维夫也不信其支持能持久。这种相互不信任使特朗普外交沦为媒体钢丝上的表演——只需一次失足便会坠落。

此刻全球目光聚焦沙姆沙伊赫。若特朗普能在此达成加沙停火真实协议,不仅将重获国际公信力,更可借此势头回归另两个议题;但若谈判结果仅限数名人质获释与模糊声明,则将是其不到一年内的第三次外交挫败。

于特朗普而言,诺贝尔和平奖远非理想主义目标,而是重塑这位争议总统形象的工具——他试图证明此次登场的是不同于往日的"和平缔造者特朗普"。但在现实世界,他仍是那个视危机为自我展示机遇的喧嚣政客。在这场表演中,和平或许仅是宣传工具,而非终极目标。

Copyright © 2024 www.NourNews.i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