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伊朗目前正处于一个具有广泛地缘政治影响的军事—技术十字路口。迄今为止,该国主要依赖国产防空系统,并辅以俄罗斯的S-300系统。然而,鉴于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是否能继续向伊朗提供新系统存在严重疑问。中国此前已向伊朗交付防空系统。尽管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否认了相关报道,但据称伊朗对采购HQ-9B防空系统及JY-26雷达表现出兴趣。HQ-9B是中国版的俄制S-300系统。
在与伊朗的12日战争结束后,以色列与美国宣称取得胜利,尽管其主要目标——彻底终止伊朗核计划——并未完全实现。
报告指出,未来五至十年内,真正的风险在于伊朗可能发展出更先进、更高效的防空系统,甚至重建其空军。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将面临新的挑战,与近期的行动将截然不同。
军备竞赛
尽管伊朗的导弹库遭受打击,其弹道导弹力量仍是德黑兰军事能力的核心,也是对以色列最大的威胁。导弹与无人机专家、国际导弹防御联盟高级研究员塔尔·因巴尔表示:“伊朗仍拥有约一千枚可打击以色列的弹道导弹。”
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法比安·海因茨强调:“伊朗的导弹项目处于一个高度专属的官僚体系中。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在这一体系中,伊朗革命卫队与军队的两个平行机构负责导弹的研发、生产与发射。
从伊朗的角度看,弹道导弹是唯一真正展现效能的武器,而其盟友组织尽管投入多年,却表现平平。伊朗导弹成功绕过以美防御系统,对以色列本土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据外媒报道,甚至部分军事设施也遭到打击。
高昂的防御代价
这场冲突不仅造成物理损失,也对导弹防御系统带来沉重财政负担。外媒在战争爆发数日后报道,以色列“箭”拦截导弹库存迅速减少。每枚箭-3拦截弹价格约为300万美元,而美制“萨德”系统的拦截弹价格则高达四倍。
据《国土报》报道,在这场12日战争中,以色列发射了近100枚萨德拦截弹。CNN则称这一数字可能达到150枚,约占美国萨德库存的四分之一。以美在此期间发射的拦截弹总成本估计约为50亿谢克尔(约合14亿美元)。
但问题不仅限于财政。导弹防御系统极其复杂,生产速率受限。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数据,2025年仅生产12枚萨德导弹,预计2026年将生产37枚。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与技术层面,是否能维持足够库存以应对大规模导弹袭击?
塔尔·因巴尔指出:“真正的计算是:防御成本与不设防所造成的潜在损失之间的对比。试想如果500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对魏茨曼研究所或巴特亚姆的破坏将是500倍。”
他还指出,与伊朗的军备竞赛中,财政负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沉重。“伊朗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制造成本,如今已接近箭-2与箭-3等拦截弹的成本。对于更先进型号,每枚导弹的价格轻易超过100万美元。”
在最近战争爆发前,伊朗在导弹生产能力方面占据优势。美国情报显示,伊朗每月可生产约50枚导弹。尽管生产与发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恢复这一产能仍有可能。因巴尔强调:“这只是一个关于决策、资金与时间的问题。”
伊朗导弹精度项目
海因茨谈及伊朗未来发展方向时表示:“他们是否仍将专注于提升导弹精度,尽管在2024年10月遭遇问题?还是会转向大量生产精度较低的导弹?或许伊朗将通过增加发射器分布来提高生存能力。”
他补充说,伊朗可能寻求提升导弹的生存性,例如使用诱饵弹或集束弹头以制造多个目标。
CNA研究所分析师德克·奥沃尔斯此前曾指出,精度并非伊朗的强项。
中俄防空合作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萨维上月宣布:“防空部队作为捍卫我国领空的第一道防线,已成功抵御各类威胁,使伊朗人民的敌人为其错误判断感到后悔。”发布的图像显示,伊朗防空系统至少击落了八架以色列无人机。
伊朗表示,已替换在为期12天战争中损失的所有防空系统。
目前,该国正处于一个具有广泛地缘政治影响的军事技术十字路口。迄今为止,伊朗主要依赖国产防空系统,并辅以俄罗斯的S-300系统,但由于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外界对其是否能继续交付新系统表示怀疑。
据《中东之眼》援引阿拉伯消息人士的报道,中国已向伊朗交付防空系统。尽管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否认了这一报道,但据称伊朗有意购买HQ-9B防空系统和JY-26雷达。HQ-9B是中国版的俄罗斯S-300系统。
伊朗空军重建?
伊朗空军在最近的战争中未发挥作用,仍在使用老旧战机,如F-4“鬼怪”、F-5“虎鲨”、米格-29和幻影战机。
拦截导弹的一个潜在方式是在“助推阶段”(Boost Phase)使用激光武器。目前,“铁光束”(Iron Beam)系统可产生100千瓦的激光束,仅为所需功率的十分之一。
路透社在2023年11月报道,德黑兰已与俄罗斯签署合同,购买超过20架苏-35战机,但后续报道称俄罗斯推迟了该交易。同时,据称伊朗外长已前往中国,商讨购买约40架歼-10C战机。巴基斯坦空军声称,歼-10C战机在今年的冲突中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
中国具备供应这些战机的能力,甚至包括第五代隐形战机。
在战争爆发前,两国媒体曾报道中伊之间开通了首列直达货运列车,全程约一万公里,有望成为军备供应和通过石油出口支付费用的替代路径。
克利斯基强调助推阶段拦截的重要性
克利斯基指出:“助推阶段拦截,即导弹刚发射后的阶段,至关重要。一旦导弹与助推器分离,仅剩弹头时,摧毁它将变得极为困难。此时导弹已进入高空空间,正滑翔进入我们的领土。”
伊斯巴尔补充道:“这或许是‘黄金穹顶’项目的一部分,预计将在未来20年内实现。”
激光拦截导弹?
在助推阶段拦截导弹的一个可能路径是使用激光武器。激光束以光速传播,远快于任何传统拦截器。根据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拦截高超音速和弹道导弹至少需要一兆瓦功率的激光。
“铁光束”系统由拉斐尔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合作开发,并获得拜登政府支持,目前仅能产生100千瓦的激光束,远低于所需功率。
要在导弹发射后阶段进行拦截,需要庞大的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系统。此外,激光发射平台必须足够接近目标,以避免光束衰减和散射。一些项目正在探索将激光安装在卫星上,但该方案成本高昂、技术复杂,需在小型化、能源生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未来或许能实现太空激光拦截系统。
美国和以色列仍在投资空载激光系统,推进多个研发项目。以色列“Elbit Systems”公司近期筹集了近5亿美元,用于推进其空载激光系统,该系统在2021年成功用于击落无人机。2020年,洛克希德·马丁推出了“TALWS”(战术空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将激光安装在战机吊舱上,但仍处于开发阶段。
据克利斯基称,“真正的短板是以色列的导弹力量——不是空射导弹,而是地对地导弹。”
他指出,地面导弹能迅速回应红线突破,并具有巨大的心理震慑力——数十万以色列人已亲身体验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