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News.ir

NewsID : 239521 ‫‫Wednesday‬‬ 18:30 2025/08/13

从十二日战争到核外交的复兴

“双赢谈判”的话语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策略,更是当今伊朗不可避免的必需品。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奇最近的言论表明,伊朗有条件地、但确实地希望重启这一话语。如果没有对方的实际意愿,伊朗与西方之间的核棋局将继续在僵局和紧张之间徘徊。

伊朗努尔新闻网: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伊朗当前与西方对手,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对峙,已进入最尖锐、最复杂的阶段,政治局势的复杂性达到了最高水平。十二日战争的经验表明,西方阵营无法通过强硬和侵略性的手段,在伊朗核问题上达成其理想的结果。这一经验实际上证明了,军事战略对伊朗几乎没有影响:一方面会遭到伊朗的坚决回应;另一方面则会增强伊朗国内的团结与民族凝聚力,并激发民众对惩罚侵略者的广泛支持。

尽管华盛顿政客不断重复其在伊朗铀浓缩问题上的单边主义与霸权立场,但他们不太可能未意识到一个事实:军事压力无法改变德黑兰的基本政策。

外交之声正在增强

然而,伊朗高级官员、政治人物与资深外交官在核问题上的表态,传递出一个明确而令人鼓舞的信息,即有望达成一个可靠的共识。一方面,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讲话中强调了与西方就核问题展开对话的重要性乃至必要性,并巧妙地指出,任何行动都不会在未经最高领袖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强调可被解读为:伊朗推动谈判的意愿,得到了最高权力层的支持与认可。

与此同时,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阿雷夫也表示,政府有意在核问题上采取最大限度的外交努力。另一位关键人物、伊朗谈判团队成员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奇也通过与国际媒体的对话,向世界传达了伊朗愿意进行互动的信号。

在此背景下,伊朗的核外交似乎准备再次、并以更强的姿态重返谈判舞台。塔赫特-拉万奇最近与一家国际通讯社的关键访谈显示,德黑兰在坚持其核计划红线的同时,愿意接受类似2013年起在伊核协议谈判中所采取的立场,即在明确的时间与技术框架下接受一定限制,前提是经济制裁被解除,并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

这一立场清晰地表明,伊朗希望恢复“双赢谈判”话语体系——这是伊朗多年来一直倡导的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在于:任何一方都不寻求对对手的无条件屈服,而是将尊重彼此合理利益作为谈判基础。这一策略不同于以往的强硬与对抗方式,后者只会导致更深的僵局与紧张,而“谈判”则有望重建有意义的对话,将国家安全与合理的经济政治诉求结合起来。

以限制换解除制裁

塔赫特-拉万奇明确表示,伊朗不会停止铀浓缩,这是国家在国际条约框架下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伊朗愿意在明确的技术与时间限制下采取缓和紧张的措施。但前提是制裁必须以可衡量、分阶段的方式解除,使经济利益能够迅速而切实地回归社会。这种分阶段模式吸取了伊核协议的经验教训,旨在避免重蹈覆辙。

同时,德黑兰也要求获得真实的安全保障,以确保未来不再发生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袭击。这一要求源于近年来的实际经验与深层的不信任,若不解决这一问题,将严重阻碍达成稳定可靠协议的可能性。

然而,这一框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伊朗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信任赤字”。华盛顿必须表明其真正致力于“双赢”原则,而非将谈判作为施压工具。若缺乏诚意与透明,核外交仍将停留在表面,成为无实质成果的象征性谈判。

此外,地区与跨地区的其他参与者也可能在这一话语体系的命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他们的支持或反对将影响压力的强度,或为协议创造空间。

“谈判双赢”不仅是一种外交策略,更是当今伊朗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它有助于降低制裁带来的经济与政治成本,为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塔赫特-拉万奇的言论体现了伊朗在谈判中的真实但有条件的意愿,而现在,球已落在对方手中——他们必须表明是否愿意进入一个真实、互惠、基于相互尊重的进程。

若缺乏这一意愿,伊朗与西方的核博弈仍将在僵局与紧张之间徘徊,“双赢协议”的愿景将沦为口号,而非可持续的现实。

伊朗已通过宣布在浓缩水平与规模方面接受有条件限制(而非放弃本身权利),迈出了恢复“双赢谈判”的第一步。现在轮到西方国家展现其真实意愿。不可忽视的是,伊朗在表达合理外交意愿的同时,也已做好应对任何敌意与侵略行为的准备。

Copyright © 2024 www.NourNews.ir, All rights reserved.